滁州市政府 南谯区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社情民意 / 社情民意选登
社情民意2015年第5期(总第48期)
社情民意2015年第5期(总第48期)
浏览次数:9370      发布时间:2016-01-07
  

委员反映:关于限燃烟花爆竹工作的几点建议。

问题:市政府24次常务会议通过《滁城限燃烟花爆竹管理规定》,从2015111日起,规定在滁城限燃区域和时间内,婚丧嫁娶、乔迁升学、开工开业及开展各种庆典活动均不准燃放烟花爆竹。要在短时间内改变人们多年形成的习俗,还必须做好细致的工作。

建议:1、抓宣传。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对“限燃规定”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2、抓相关部门、社区、村组干部履职尽责。尤其是社区、村组干部对谁家办事最清楚,办事前提前打招呼。3、抓小区物业。小区物业是代表业主委员会来管理小区的,他们为业主服务的同时,限燃工作也是他们的责任。4、抓酒店。酒店是承办各种宴席的场所,可要求他们做好提醒。5、抓烟花爆竹销售点。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烟花爆竹的源头管理,无证坚决取缔,有证做到购买烟花爆竹实名制,并向相关部门及时上报,以便有关部门管理。6、抓奖惩。对举报燃放烟花爆竹属实的给予奖励,对不履行职责和违反限燃规定的给予严肃处理。

 

委员反映:整治清流关古驿道环境卫生的建议。

问题:作为南谯人,以清流关为自豪,其重要意义勿需赘述。本人两次陪同外地客人去清流关参观,但总是高兴而去,扫兴而归。清流关古道卫生状况十分糟糕,古道上羊粪满地,臭气冲天,无处下脚,让游客全无游兴。

建议:区政府责成相关部门,对清流关古驿道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全面整治,加强对居民宣传,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建立保持环境长期整洁的长效机制,让清流关成为我区旅游线的一个亮丽、有特色的明珠,增加南谯的美誉度。

 

委员反映:校外培训市场亟待规范。

问题:近年来,各地校外培训及托管机构迅猛发展,每到寒暑期,各类培训班、辅导班、补习班、托管中心等更是异常火爆。但由于校外培训机构鱼龙混杂,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有的设施简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有的机构和人员甚至没有资质,也四处打着广告招生培训。校外培训机构亟待加强监管、进行规范管理。

建议:1、教育主管部门明确宣传校外培训机构的准入条件(包括各种兴趣班、特长班等校外培训)、申请登记程序、服务标准等文件精神。2、认真组织力量对我区排查摸底,坚决清理无证经营,取缔非法培训点。3、教育、市场监管、卫生、公安、消防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各类培训机构的安全、卫生、消防安全等日常监管,促进校外培训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委员反映:完善南谯新区交通站台。

问题:目前,103公交车运行比较正常,但美中不足的是快慢车所停的站点不一样,慢车区政府西门和南门都停,快车只停西门。老百姓来区政府和乌衣镇政府办事,他们有的对快慢车分不清,需要从双洪公园下车的,快车往往坐过到乌衣镇才能下,要走回头路。此外,原菊香苑站台距离新区东、西两面的上班地点都较近,上下车的人较多,横穿马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建议:交通部门与市交通运输集团加强协调:1、慢车、快车在双洪公园都设站点,避免老百姓坐车误乘。2、原菊香苑站建议恢复,并在两个公交车站之间设置斑马线,并从道路南边绿化带中铺设一条简易人行道,以避免上下车的人横穿绿化带。

委员反映:重视农村用电安全。

问题:目前,各种农用电力设备和家用电器陆续走进寻常百姓家,但用电事故频发,主要原因:一是居民安全用电意识淡薄。有的农民随意在田间地边的树干上拉电线,安装闸刀就通电,甚至用铜丝或铝丝代替保险丝,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二是家庭用电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很少装用电保护器,灯头、开关、插座安装太低,室内线路裸露;家用电器用后不及时拔掉插头;安装、修理电器不找电工;线路、电表超负荷使用等。三是电线老化严重。有的引发漏电、触电、火灾事故。

建议:1、有关部门加强农村安全用电管理,大力培训农电员,切实提高农电技术人员责任意识和技能水平;2、电力部门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加强对农民朋友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安全用电、规范用电意识。

 

委员反映:应尽快解决农建小区公厕建设问题。

问题:徐岗社区农建小区原是南谯区住建局下属企业——滁州市新华建材厂职工宿舍区,居民多是退休的老职工,小区共66户、255人。该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居民家庭没有卫生间,只有一个公厕。2009年,滁州市大农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大农商务公寓时,要拆除该公厕,并向南谯区建设局)发出《拆迁国有资产协商函》,并承诺:拆除原公厕,建一座临时水冲式公厕,待新建楼完工,在该片建一所标准化水冲式公厕。时至今日,大农公司商务楼早已建成并销售完毕,也没有将临时厕所拆除并建公厕。不仅如此,今年3月份还将临时厕所自来水也停了,造成厕所粪便横流,小区居民无法使用,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居民多次通过市长热线和其他渠道反映,但迟迟得不到解决,居民反映强烈。徐岗社区居委会也多次找大农公司协调,大农公司以种种理由推脱,不予解决。

建议:区城乡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执法局尽快与大农公司交涉,督促大农公司履行承诺,尽快解决农建小区公厕问题。

 

委员反映:提高耕地质量,维护粮食安全。

问题:近年来,耕地“隐性流失”加剧,有机质含量每年都在递减。究其原因是“懒汉田”所致,不翻秋茬,大多数农户春天雇用悬耕机一翻,根本不锄田,用的是除草剂,洒的是化学肥料。这种“懒汉田”最大的危害是耕地活土层越来越薄,土地越来越瘦,化肥越施土地越板结。

建议:1、加强领导,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耕地质量工程行政首长负责制。2、区政府出台一个鼓励和引导农民增加土地投入的政策,奖励开展有机生态农业生产的农业户。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步伐,尽快建成一批有机绿色、高产稳产基本农田。4、实施秸秆等有机物料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将测土配方施肥落到实处。

 

委员反映:加强城乡幼儿园管理。

问题:一是幼儿教师缺乏。公立园专职教师大都是小学教师兼任或从社会上聘任,很多私立幼儿园的老师没有幼教资格证。二是部分幼儿园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保姆式”看管孩子和“小学化”教育倾向十分明显。它们以教幼儿读书写字为主要内容,布置繁重的家庭作业,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三是有的幼儿园属无证办园,教育及教学用房都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

建议:1、适当增加公立幼儿园的教师编制数,按人口标准配备到位。2、教育主管部门要督查民办幼儿园教师做到持证上岗,坚决取缔非法幼儿园和整改仍不合格的幼儿园,杜绝不合格的幼儿教师从事幼教工作。3、教育引导幼儿园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我区幼儿教育水平和质量。4、加强优质幼儿园建设和扶持,包括民办幼儿园的扶持。

--政协链接--
--滁州市南谯区党政部门--
--综合门户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州南谯区委员会   ICP备案号:皖ICP备05011534号
地址:滁州市双拥东路125号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111061 传真:0550-3116137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