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政府 南谯区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社情民意 / 社情民意选登
社情民意2013年第9期(总第33期)
社情民意2013年第9期(总第33期)
浏览次数:2074      发布时间:2013-12-02
  

南谯区政协办公室                    2013年11月13日

 

委员反映:应及时注销被征土地林权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随着“美好新滁城”建设深入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市各项重点工程、南谯新城建设、南谯工业开发区建设、各类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征用了大量土地,由于未建立及时注销被征土地林权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长效机制,土地虽已被征用,但是林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仍然被原承包人持有,因此会造成新的矛盾隐患。现实的例子是:大柳镇华严庵村大胡村民组与大柳林场之间的林权纠纷,该村民组拥有1982年原滁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林权证。建议:由区林业主管部门、农业主管部门分别就被征地林权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注销,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避免出现多年后被征地人拿着林权证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到处主张自己权益的现象发生。

委员反映:城市规划区范围应减少土地流转。近年来,“大滁城”和南谯新城建设如火如荼,规划建设中涉及大量的土地、房屋征收工作。目前,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仍有土地流转现象,大部分是镇、村、组牵头组织流转,流转的土地主要用于花木、果树种植等,多是外来大户投资(非本镇、村、组)租用,所建房屋无相关审批手续,所种植的花木、果树在没有收益的情况下便面临征迁,既增加了房屋、土地征收成本,也增加了房屋、土地征收工作的难度。建议:在城市规划区内,镇、村、组不要鼓励支持土地流转,以减少房屋、土在征收工作难度。

委员反映:安排森林增长工程新栽树木任务要因地制宜。森林长廊工程是安徽省重点生态项目,目的是营造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但目前不少镇、村为完成任务,除荒山造林外,还要求农民在村庄四周、公里两侧栽30-50米宽的林带,其造林的地都是好耕地,影响了粮食生产,农民有意见,镇村干部难做工作。建议:1、林业部门在安排造林计划时要因地制宜,少占用耕地,不搞一刀切。鼓励荒山造林、农田林网造林、退耕还林造林等;2、对公路两侧的森林长廊设计造林的宽度要因地制宜,适当考虑耕地因素,荒山、荒坡多栽,耕地少栽。对环庄林带造林,也要因地制宜,鼓励农民用房前房后的空隙地见缝插针造林,不能用行政命令摊派栽多少米宽的围村林。

委员反映:开通城郊公交旅游线路,推动琅琊山南麓发展。近年来,南谯新城发展迅速,商业、房产、旅游等各个行业方兴未艾,未来南谯将成为滁州市发展的新核心。当前,应抓住机遇,把城南新区附近城郊的发展与城南的开发融为一体。琅琊山南麓一带旅游资源丰富,依山傍湖,林壑优美,已有多个旅游类的项目落户于此,如九天峰度假村、琅琊山冠景国际旅游度假中心、欢乐小镇(预计2013年底建设)、览山路旅游配套道路延伸段等,开发潜力巨大,未来有望打造成为安徽乃至长三角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旅游休闲度假后花园。

促进琅琊山南麓一带旅游发展,当前开通旅游公交专线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其主要原因:1、琅琊山南麓自然景点数量虽多,但单个景点规模比较小、距离远,如花山彩云洞、龙尾山、尖山怀等,开通旅游公交专线可增强吸引力,对于滁州人游滁州,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2、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需要更多的游客支撑,由于缺乏旅游公交,一般市民不容易到达,游客数量长期不足。3、开通旅游公交可提高广大市民对旅游产业认识,形成全民支持和发展旅游事业的良好氛围。同时可吸引更多旅游项目落地,带动相关配套设施建设。4、周边好几个安置小区已投入使用,该区域连接市区的人口流动量将近万人,开通旅游公交专线也是广大群众多年的诉求和愿望。5、我区是开发皖江、呼应“长三角”、推进城乡互融的重要地区,滁州市也在近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加快旅游发展对于滁州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市区往花山方向开通一条城郊旅游交通专线,形成城乡班车、公交专车、的士、私家车多元化交通网络,并以此为试点,逐步开通具有开发潜力的区域,促进旅游公交专线不断发展壮大。

委员反映:应加快养老事业发展。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11月,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超过1亿的国家,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中国很快进入老年化。中国有“养儿防老”的习俗,但当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要承担4个甚至更多老人的养老责任时,无论经济上,还是精力上都难以承受。而当前,中国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养老床位总数仅占老年人口的1.8%,低于发达国家的5%至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2%至3%的水平。对此,我国提出未来5年养老床位要新增340多万张,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滁州市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有的老人登记两年也无法入住。我区土地资源丰富,养老成本低,宜居宜业,前不久滁州市喜获中国安居宜居价值城市称号,未来我区可把养老作为一个产业、事业来发展是大有可为的。建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加快落实国家有关的养老扶持政策;在招商引资时优先解决养老项目的土地供应问题,同时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民间资本加速养老机构建设。

政协联络组反映:“城乡保”补贴应直接打入一卡通。2013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政策体系的意见》,其中有一条规定:“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双女绝育户父母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其个人选择缴费档次应享受补贴金额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另外增加政府补贴30元,特扶家庭(60周岁以下)由政府按本区最高标准为其购买养老保险”。近日,各镇办、镇村全体工作人员都在走村入户,发放计生优待家庭为其父母每人补贴30元。以大柳镇为例,全镇农业户3773个家庭,全镇这项补贴6.1万元,涉及到1000多个家庭,而在外打工有4976人,有的全家长期在外不回来。这项补贴虽然金额不多,但工作量相当大而且繁琐,一家往往要多方联系才能与其对接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建议:下年度,各镇办上报应补名单和金额,区财政局可通过一卡通把补贴金额直接打入其账户上,镇上通过信息平台发短信告知。

 

 

 

--政协链接--
--滁州市南谯区党政部门--
--综合门户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州南谯区委员会   ICP备案号:皖ICP备05011534号
地址:滁州市双拥东路125号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111061 传真:0550-3116137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