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政府 南谯区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社情民意 / 社情民意选登
社情民意2013年第7期
社情民意2013年第7期
浏览次数:1629      发布时间:2013-07-09
  

社情民意

 

7

(总第31期)

南谯区政协办公室                              201378

 

委员反映:加快我区西部旅游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中共滁州市委五届三次会议提出美好乡村建设,滁州市“十二五”旅游业规划中提出“大琅琊山旅游区”建设,大琅琊山旅游区地理概念就是我区西部山区,包括珠龙、大柳、施集、章广等镇,这些地区旅游资源独特、绿色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极佳,山清水秀、天蓝地绿。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发展,我区西部地区逐渐显示出它的旅游价值,应着力打造成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名副其实的后花园。当前,加快旅游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应超前谋划,抓紧建设。建议:1、突出我区西部旅游景点主题,打造南谯森林游、绿色游。2、编制好旅游景点布局规划,应同美好乡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相结合。3、打造特色旅游景点,结合各镇不同文化特色和自然环境,如珠龙的珠龙桥、清流关、蘑菇生态园,花山的九天峰、滁菊园,皇甫的红琊山森林、中原前江北指挥部旧址、烈士陵园等,施集荣园,章广孟洼百亩苗木花卉基地。围绕绿色、森林、红山、历史遗存等,积极打造不同特色的景点。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交通网络,使西部旅游景区连成一片。

委员反映:菊苑小区购房户应实行实名制。两年前,区委、区政府从对乌衣的长远发展和便于区直机关广大干部职工工作出发,在区政务中心附近建立了菊苑住宿小区,限定区直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每人只准购买一套,而且五年内不得转让。当时,机关很多同志交了一期和二期购房款,其中少部分同志自己不想买,准备将每人一套房屋指标转让给自己直系亲属或好友。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屋调控政策,房屋价格趋于稳定,乌衣新区短期内生活确实不便,加之房屋短期内不给转让(过户)等因素,许多同志不太想在菊苑小区购买住房,这不利于加速乌衣人气聚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乌衣长远发展。建议:在限定区直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每人够买一套住房的前提下,取消五年内部不得转让政策,对菊苑小区购房户实行实名制,让每一位购房者能拿到属于自己名字的房产证。

委员反映:关于“城中村”无籍房办证的建议。南谯区、琅琊区区划调整后,滁城清流路以南、清流河以西划归南谯区,该区域内“城中村”较多(如龙蟠办事处山头、徐岗、八里等),私房林立,相当一部分建于8090年代,都是没有产权证的无籍房。无籍房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部分(居)民产权意识淡薄,认为在自家宅基地、院落上建房,无需办证。二是村队统一规划建设,卖给户口在本村人员的统建房。过去,村民缴纳村队一定地基、水电增容等相关费用,但却未到相关部门履行建房手续,形成了相当数量的村队统建无籍房,虽然市政府认可的2005年航拍图上该房屋存在,但始终无法办证。如,龙蟠办事处紫南社区学校居民组(原琅琊办事处八里村学校队),在1994年时,将本组村庄中一水塘填平后,为本组20余户村民解决了宅基地,统一规划、统一下地基、安装水电等,但没有履行建房手续,这批房到现在仍然无法办证。无籍房存在的弊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越来也多的“城中村”纳入城市规划范围,无籍房拆迁难度大,影响开发动迁征用工作。无籍房村(居)民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不愿搬迁、不肯搬迁,上访缠访甚至暴力抗拒拆迁,给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带来极不稳定因素。建议: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这批8090年代所建、市政府认可的航拍图上存在的房屋,进行一次摸底登记,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镇(街道)村组严格审查并出具相关证明,给予补办房屋建设、土地出让等相关产权手续,切实解决群众有房无籍的后顾之忧,有效规范房产市场,努力减少和避免社会矛盾。

委员反映:尽快安装常山街道路灯。常山集镇是原常山乡政府所在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东西1条主街,南北2条短街;共有常驻居民910户、3200人,有中学和中心小心各1所,师生1000余人,有常山医院、皖东银行常山支行、滁州移动通讯公司常山营业处、常山粮站、常山林场等单位。常山主街道既是常山集镇主街道,又是省道滁梁路的过境道路,街道美化亮化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章广集镇所有街道都安装了路灯,但常山街道至今还没有路灯,当地居民期盼早日能见到路灯。建议:区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西部山区,尤其是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尽快安装好常山街道路灯。

反映:公交车K3乘车文明建设需加强。公交车K3是展现南谯新城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市民文明素质展示的舞台。可在乘公交车时,总有一些不文明现象存在,如不排队上车、上车拥挤、抢占座位、该让座而不让座、车上吃零食、乱丢果皮纸屑、用物品占用座位、在车上吸烟、“爱心专座”被占用等,以上不文明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建议:1、公交管理等部门要加大投入,有效增加运力,以缓解上下班时段的拥挤。2、利用公交车上电子屏幕、车载电视和语音提示等,广泛宣传公交文明宣传,可播出一些公益片,用生动的事例,鼓励人们摒弃恶习、文明乘车。3、在公交车上设立“曝光台”,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4、组织广大志愿者在公交站点或车上现场开展文明乘车督导、提醒。

反映:加快我区农村文化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缺难以得到满足。农闲时节,农民除了打麻将,很少有其他文化活动。目前,我区除了腰铺、乌衣、黄泥等镇有相对齐全的文化演出舞台、场地、演出队伍外,其他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缺少资金支持,无场地、无设施、无活动队伍。总体而言,我区农村文化建设较为落后。建议:1、配置专职文化干部,具体负责农村文化活动,切实发挥政府在文化生活中的引领作用。 2、定期组织文艺专家队伍到农村开展文艺骨干培训,指导诸如秧歌、鼓乐队、舞蹈队等文艺活动,可进一步扩大腰铺庙会,争取每年在新城举办更有深度和特色的演出活动,既可提高农民精神文化水平,又可提高新城人气集聚。3、加大资金投入,除在财政上给予倾斜外,可鼓励和引导企业家、个体户投资发展文化活动。

 

 

 

 

 

 

报:区委、区政府,市政协办公室,本会主席会议成员。

送: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各专委会、联络组。

--政协链接--
--滁州市南谯区党政部门--
--综合门户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州南谯区委员会   ICP备案号:皖ICP备05011534号
地址:滁州市双拥东路125号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111061 传真:0550-3116137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