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政府 南谯区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资料中心 / 文史资料选登
蔡 家 洼 战 斗
蔡 家 洼 战 斗
浏览次数:1537      发布时间:2008-12-31
  

蔡 家 洼 战 斗

江后发口述  王中林、余方俊整理

 

1946517日晚上,津浦路西军分区警卫连通讯排30名战士,在当地游击队的配合下,悄悄地进驻了施集境内的喉咙洼队的蔡家洼执行任务。为了不惊扰老百姓,他们全都露宿在树林之中。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没露脸,排长安排两名战士到喉咙洼大庄买点粮食准备做饭吃。当两名战士刚走到蔡家洼口的观音石时,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处的大路上有头戴钢盔的国民党军队,再四下张望,庄后山上、庄边、小路上黑压压的一片,到处都是国民党的军队。他俩掉头就向蔡家洼内跑。这时,国民党的这支尖兵队也发现了他们,冲他们大声吆喝:“站住”!接着就是一排子弹,并紧紧地追赶上来。枪响之后,国民党军队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迅速地把蔡家洼包围起来,并占领了所有山头的制高点。

这支军队原来是国民党的五一六团一个营。他们有重机枪、小钢炮、冲锋枪等优良的武器装备。他们得到当地坏人的报告,派遣该营专从滁城赶到喉咙洼来围剿我军的。他们兵分三路:一路是喉咙洼上庄锅底洼,一路是下庄梅子洼,另一路是孙岗的交记洼,这样便形成了包围圈。

而军分区警卫连通讯排及游击队当时的装备很差,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多于十几倍的敌人团团包围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低洼的山林中。情况万分危急,但我军和游击队战士毫不畏惧,利用天然丛林同敌人展开了对搏战。为了突围,他们决定抢占乌龟山这一制高点,便组成了三人一组的突击队,接连几次都没成功,十几位战士倒在乌龟山的陡坡上。三四个小时过去了,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我方的人员也越来越少。面临险境,他们决定分散突围。强行突围的战士已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剩下的都隐蔽在山上的树头和竹丝下面。这时,国民党军队开始搜山,他们十几人一排组成若干小队,一遍又一遍地在这一小片树林中反复搜索,见到树枝、厚树叶、竹丝就用枪打,用刺刀刺。有一位躲在竹丝下的战士被敌人刺了十几刀,活活地被刺死。有的战士被发现后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最后英勇牺牲。

这一仗从早上六点一直打到中午十二点以后才结束,三十多名战士,除了副排长和一名小战士及两名游击队员被捕,还有一位大队副幸存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以后,凶恶的国民党军头目还不甘心,认为还有新四军战士和游击队员被老百姓藏起来了,于是把村庄的老百姓押到山上,把十几名男性老百姓用细麻绳捆起来排好队,架起机枪,叫嚷着:“他们都是共军,统统枪毙。”全队的老少妇孺哭喊着向带路的谢(英才)保长求情为家人担保。在事实面前,谢保长只好作证,十几名男性老百姓才避免不幸。被捕的两名游击队员一个叫华强福,一个叫夏四,劝其投降,他俩拒不投降,被刺倒后连开几枪当场壮烈牺牲。被捕的通讯排两位同志和村里的男子汉被敌人押到滁城。后来请人担保,送了一些钱财,才把关押的二十多天的老百姓放出来。

蔡家洼战斗结束后,男人都被敌人押走了,剩下的都是妇女和小孩,谁也不敢进蔡家洼,加上当时的反动势力嚣张,扬言谁敢为共军收尸,就按共军论处。所以老百姓也不敢为牺牲的战士收尸。到了1947年春天,当地老百姓才偷偷地进山把牺牲的战士的骨头收捡起来埋葬。

到了1964年由原孙岗大队党支部选址凤凰山重新移骨建了烈士墓。

 

(施集镇政协联络组供稿)

下一条: 五尖山战斗
--政协链接--
--滁州市南谯区党政部门--
--综合门户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州南谯区委员会   ICP备案号:皖ICP备05011534号
地址:滁州市双拥东路125号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111061 传真:0550-3116137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001号